HOME> 天宫盛宴> 动物找矿面面观

动物找矿面面观

2025-10-07 09:40:51

以前,芬兰利用狗(专门训练的狼狗和收羊犬)的嗅觉灵敏,在900公顷的森林地区,共发现了1330处含硫岩石,而地质学家用传统方法仅只发现270处含硫岩石。他们还在5000m2的试验区内,散发了50块岩样(其中经过S02、H2S和Na2S03饱和浸透过的浮岩各10块,10块含硫化物的天然样品,10块未经处理的天然浮岩),结果一条牧羊犬仅在半小时内即嗅出:

全部天然样品,

9块用H2S处理过的样品,

8块用S02处理过的样品,

没嗅出一块用Na2SO3,处理过的和未经处理的浮岩。

全部天然样品,

9块用H2S处理过的样品,

8块用S02处理过的样品,

没嗅出一块用Na2SO3,处理过的和未经处理的浮岩。

自然界不少含硫的矿物,经地表剥蚀、风化和淋滤后,极易挥发出H2S、S02等气体。虽然其量极微弱,以至人的器官和传统的检验方法均无法发现,但经过特殊训练的狗的敏感度可达10一5(即十万分之一)。瑞典、加拿大、苏联等国也在训练狗,用来找矿。现今,不少地质科学家正在利用狗的灵敏嗅觉训练它成为探矿寻宝的尖兵。

地球物理找矿我只服骆驼

在众多找矿方法中,地球物理找矿已经越来越普及,它的原理就是通过研究地球物理场或某些物理现象,如地磁场、地电场、重力场等,以推测、确定欲调查的地质体的物性特征及其与周围地质体之间的物性差异(即物探异常),进而推断调查对象的地质属性,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实现发现矿床(体)的目的。

然而,从骆驼这种生物体在地球上存在的时候,它就掌握了地球物理找矿的特异功能。

哈萨克斯坦科学家在进行重力勘测时,发现重力点最小值的连线,同骆驼队在沙漠和草原长期行走的路线完全吻合,这很巧妙地说明了骆驼能够回避重力异常区,使自己背负着东西行走时能省点儿力气。因此,利用骆驼回避的路线可以给寻找异常区提供线索,然后再通过重力测量,便可以高效地找到金属矿物。

而根据骆驼行走路线来找矿,可以为地质找矿大大的节约了很多成本(做过物探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

深海找矿,海豹成了尖兵

有一种动物,不仅长得萌,脾气也很好,还有一点人家不是“花瓶”,它可是真正的实干家!目前,俄罗斯海洋生物学家正在尝试把海豹培养成专业人才。经过训练的海豹已然是深海、北极极寒地区地质找矿的尖兵了,在深海地区,停止呼吸一小时,从而探测到漏出的石油和天然气,搜集海底动物、植物样品,甚至用附在它们身上的特制水下照相机来拍摄。

动物中的地质“特种兵”

如果说,鸭子、狗、骆驼、海豹是地质找矿的“尖兵”,那么,地质找矿的“特种兵”是谁呢?——白蚁!

很早以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过,利用白蚁可以帮助人们找到金子和其他有益的矿物。不过,在清朝时期,白蚁却和官府的人开了一个玩笑,也差点让当差的小吏掉了脑袋……

公元1684 年,某官府银库的数千两银子失踪。即便是找了当地最知名的捕快,也没能破案。后来,有人在库房的墙壁下发现一些发亮的白色蛀粉,便顺着踪迹去挖,结果在墙角下挖出一个白蚁窝。库官怀疑白银丢失和这些白蚁有关,于是把窝中所有的白蚁投入炉火中提炼,结果真的从白蚁体内炼出了白花花的银水。

现在,科学家已经破解了白蚁食银的秘密:白蚁食银是为了降低自身的甲酸浓度。原来,白蚁口器中会分泌出一种高浓度的蚁酸,白银遇到蚁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粉末状的蚁酸银,这样,白蚁便可毫不费力地将粉末状的蚁酸银吞入腹内,不过,蚁酸银不会被白蚁消化吸收,而是经过分解之后形成黑色粉末状金属,滞留在白蚁体内。这些粉末状金属经过高温达到白银熔点时,仍可以还原出银。

而现在的地质科学家利用白蚁的这一个特性,找到了银矿。在土壤覆盖强烈、岩层出露性很差而无法获得地质线索的地区,勘探银矿的重要途径之一,或许就是白蚁们筑起的一座座蚁冢。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对蚁冢和临近的含银矿源之间元素的富集比例做了一个相关性对比,研究发现,蚁冢中元素系列的分布与矿源之间的相关性高达0.5以上,最高乃至0.77 (Ag=0.56, Au= 0.75, Cu=0.77)。白蚁在土壤中取材筑巢的过程,无意间把附近元素的富集情况也写进了自己的建筑。

如今,白蚁与金属的这种特殊关系在地质勘探领域对寻找矿产资源能否起到帮助作用,逐渐引起越来越多地质工作者的注意。通过研究,白蚁不仅是白银找矿高手,在找其他的矿产上也曾立下大功!

非洲南部盛产金刚石,但要找到它并非易事。1973年博茨瓦纳的朱瓦能大型金刚石矿床被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蚁的活动。一次,地质人员在野外休息时,看到疏松的土面上叠筑

的一堆堆“白蚁丘”,就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无意识地玩起来。忽然他看到疏松的土粒中闪着亮光,仔细观察后发现,这竟是金刚石小颗粒!后来,地质人员详细踏勘,最后在2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所见到的大部分白蚁丘中都发现了金刚石砂。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非洲气候炎热,缺少水分,那里的白蚁为了获取水源,维持巢穴的温度,就把洞挖得很深,往往要挖到20多米深的潜水面处,甚至100多米。白蚁钻蚀地层时,它们的脚及身上就会沾上各种矿物样品,然后再把这些样品带到地面上。津巴布韦开采的“白蚁”金矿山,被发现的时候也有着类似的故事。

在地质找矿界,地质队员不仅运用着书本上的找矿模型进行找矿,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入到找矿的生活中去,动物找矿给了他们很多的灵感,植物找矿也让这些可爱的地质队员思维更加活跃。那么,我们何不再脑洞大开一下,用细菌等找深部矿体,也许你觉得很荒唐,但是,万一实现了呢……

来源于:《D书墨香》微信平台

武汉矿业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以地质矿山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集各类矿山工程设计(金属矿、化工矿、煤矿等)、矿业权评估、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设计、地质测量、土地复垦整理规划等五类资源于一体的矿业工程技术专业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同行中享有盛誉。

联系电话:400-096-2800 027-59007667

邮箱:whkyr@163.com 630681778@qq.com 407692296@qq.com

网址:www.kyr2006.com

微信公众号:矿业人 微博:zh-k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360730开头的身份证是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行政区划代码

环环相扣 《问道》300环任务详解